典型文献
掺烧氨燃料对煤挥发分火焰特性及颗粒物生成的影响
文献摘要:
掺烧"零碳、富氢、高氮"的氨气(NH3)燃料是实现燃煤电站CO2减排的重要技术路径.为探究氨燃料的引入对煤燃烧及污染物生成行为的影响,基于McKenna平面火焰燃烧系统开展了煤掺氨燃烧实验,结合可见光相机、烟气分析仪及热泳探针取样分析系统,探究了掺烧氨燃料对煤挥发分火焰形态与温度特征、气态污染物及碳烟等细颗粒物生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氨燃料先于煤着火,并加热促进煤热解及挥发分的生成与释放,促使挥发分着火燃烧,导致挥发分火焰长度和温度增加.掺烧的NH3在挥发分火焰中部分转化为NO,导致火焰中NO浓度显著升高.掺烧NH3提升了气相燃料当量比,促进了挥发分向碳烟的转化,促使碳烟颗粒生成量增加.
文献关键词:
燃煤电厂;碳排放;氨燃料;挥发分火焰;颗粒物;碳烟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朱京冀;徐义书;徐静颖;王华坤;刘小伟;于敦喜;马晶晶;徐明厚
作者机构:
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武汉市 430074;省部共建煤炭高效利用与绿色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宁夏大学),宁夏回族自治区 银川市 75002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朱京冀;徐义书;徐静颖;王华坤;刘小伟;于敦喜;马晶晶;徐明厚-.掺烧氨燃料对煤挥发分火焰特性及颗粒物生成的影响)[J].发电技术,2022(06):908-917
A类:
挥发分火焰,探针取样
B类:
掺烧,氨燃料,火焰特性,零碳,富氢,氨气,NH3,燃煤电站,技术路径,煤燃烧,生成行为,McKenna,燃烧系统,掺氨燃烧,可见光相机,烟气分析仪,热泳,火焰形态,温度特征,气态污染物,细颗粒物,先于,着火,煤热解,火焰长度,当量比,碳烟颗粒,生成量,燃煤电厂
AB值:
0.320755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