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特高位远程危岩群破坏成因及稳定性评价——以滇东北乌峰山地区为例
文献摘要:
特高位远程危岩崩塌具有突发性强、速度快、势能大、摧毁力强、冲击性大、影响范围广等特征.滇东北地区镇雄县5处危岩位于乌峰山南缘斜坡地带,地层近水平,崩塌区地形坡度达70°以上.崩塌区和危岩区基岩裸露面积为0.07 km2,坡脚与坡顶高差达222 m,危岩体平均高差159 m,落石水平最大位移216 m,属典型特高位远程危岩群.采用定性和定量方法,结合内外部条件,综合分析危岩的10项基本影响因子,评价其稳定性.5处危岩在不同工况下稳定性差,破坏模式为倾倒式,高速远程动力崩塌易产生碎屑流,呈散态扇形高速冲击流动,裸露区面积大,生态环境脆弱,亟待治理.
文献关键词:
危岩群;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破坏机理;稳定性评价;云南省
作者姓名:
胡君春;彭军;陈志军;焦德光
作者机构:
云南省煤炭地质勘查院,云南昆明650218;昆明工程勘察公司,云南昆明650034;玉溪师范学院,云南玉溪6531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胡君春;彭军;陈志军;焦德光-.特高位远程危岩群破坏成因及稳定性评价——以滇东北乌峰山地区为例)[J].地质与资源,2022(02):206-213,242
A类:
危岩群,摧毁力
B类:
特高,高位远程,破坏成因,稳定性评价,峰山,山地区,危岩崩塌,突发性,势能,冲击性,影响范围,滇东北地区,镇雄县,山南,南缘,斜坡,坡地,地形坡度,基岩裸露,裸露面积,km2,坡脚,坡顶,高差,危岩体,落石,最大位移,定性和定量,定量方法,本影,不同工况,破坏模式,倾倒,碎屑流,扇形,高速冲击,冲击流动,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破坏机理
AB值:
0.38431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