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特征基因的生物信息学研究与体外实验验证
文献摘要:
目的 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和体外实验,系统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特征基因.方法 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中检索和筛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关数据集,使用R软件分析该数据集中的差异基因表达,然后通过对该基因集的加权基因表达网络分析,确定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生有关的重要模块,最后我们将差异基因与加权基因表达网络分析得到的基因交联,得到疾病特征基因.分别利用随机森林、最小绝对值收敛和选择算子及支持向量机模型对疾病特征基因进行筛选,取三种不同机器学习的交集得到核心基因.采用棕榈酸钠将体外培养的大鼠正常肝细胞BRL细胞诱导分化为脂肪肝细胞模型,分别在不同时间点用Western Bolt法检测目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了RPL19、CD59及BAX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疾病最有诊断意义的核心基因.体外实验结果表明,棕榈酸钠分别诱导BRL细胞24小时、36小时均能使细胞内的CD59和BAX含量增加,RPL19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本研究提示RPL19、CD59及BAX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疾病最有诊断意义的核心基因,为进一步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进展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新的见解.
文献关键词:
机器学习;体外实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核心基因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付冲;吴超;张焰平
作者机构:
246000 安庆市立医院消化内科;241001 皖南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付冲;吴超;张焰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特征基因的生物信息学研究与体外实验验证)[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22(12):1544-1549
A类:
RPL19
B类: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特征基因,生物信息学研究,体外实验,生物信息学方法,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差异基因表达,交联,疾病特征,选择算子,支持向量机模型,交集,核心基因,棕榈酸钠,体外培养,肝细胞,BRL,细胞诱导,诱导分化,脂肪肝,细胞模型,不同时间点,Bolt,检测目的,目的蛋白,蛋白表达水平,生物信息学分析,CD59,BAX,诊断意义,含量降低
AB值:
0.191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