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遥感信息的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敏感区淤地坝坝地资源特征研究
文献摘要:
淤地坝是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防治的有效工程措施之一,在拦泥淤地、建设农田、巩固退耕还林(草)、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WorldView-2、Google Earth、Bing、Sentinel-2多源遥感影像并结合实地淤地坝监测资料、NDVI和土地类型数据,本文完成了晋西南地区淤地坝坝地资源(数目、面积、位置、坝系、流域面积)的统计,并对其运行现状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截至2021年,晋西南地区淤地坝共计12167座,总面积达71.19 km2.规模上该区主要以小型淤地坝(<0.015 km2)为主;空间上主要集中于中部的汾西县、洪洞县和浮山县地区,坝地数量和面积分别占总数量和面积的67.37%(8197座)和56.67%(40.35 km2).目前,56.58%的淤地坝已经处于服务超限状态,平均超限4.35 a,其中,隰县、大宁县、汾西县、吉县和乡宁县地区淤地坝超限较为严重,60%以上的淤地坝已处于淤满状态.淤地坝的修建明显促进了黄土高原地区植被恢复、拦泥蓄容、建设耕地资源,但随着一些淤地坝的"淤满",其生态和经济服务功能明显下降,并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亟需地方流域管理部门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
文献关键词:
黄土高原;晋西南;淤地坝;遥感;水土流失
作者姓名:
张齐飞;孙从建;向燕芸;李皎;刘显;梁家荣
作者机构:
山西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太原 030031;黄河中游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太原 030031;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乌鲁木齐 830011;山西财经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太原 03000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齐飞;孙从建;向燕芸;李皎;刘显;梁家荣-.基于遥感信息的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敏感区淤地坝坝地资源特征研究)[J].地球环境学报,2022(04):357-368,379
A类:
B类:
遥感信息,黄河中游,游水,敏感区,淤地坝,资源特征,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防治,工程措施,退耕还林,改善生态环境,WorldView,Google,Earth,Bing,Sentinel,多源遥感影像,监测资料,NDVI,土地类型,晋西南,西南地区,坝系,流域面积,运行现状,总面积,km2,汾西县,洪洞县,浮山县,县地区,超限,隰县,大宁县,吉县,乡宁县,修建,建明,黄土高原地区,植被恢复,耕地资源,潜在风险,流域管理
AB值:
0.36776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