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不同剂量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早产儿脑损伤的效果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早产儿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接受治疗的62例早产脑损伤患儿资料,按照治疗使用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剂量将患儿分为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同时选取同一时期在该院出生的正常新生儿30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钙结合蛋白B(S100B)、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及头颅B超检查结果.结果 治疗3周后,3组NSE、S100B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7.024、6.053,P<0.05),低剂量组治疗3周的NSE、S100B水平低于高剂量组(P<0.05);3组在出生1周、矫正胎龄40周的NBNA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6.651、6.214,P<0.05),其中低剂量组矫正胎龄40周的NBNA评分分别高于对照组、高剂量组(P<0.05).头颅B超显示,治疗3周后低剂量组出血患儿占比由61.29% 下降至29.03%,高剂量组出血患儿占比由58.06% 下降至9.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062、6.512,P<0.05).治疗3周后,除尿素氮(Urea)外,低剂量组、高剂量组的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b)、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肌酐(C r)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150~13.452,P<0.05).结论 长时间、低剂量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早产儿脑损伤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文献关键词: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脑损伤;早产儿;不同剂量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欣萍;刘登基;付中秋
作者机构: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生儿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山东省德州海联脑科医院神经外科,山东德州253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欣萍;刘登基;付中秋-.不同剂量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早产儿脑损伤的效果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22(09):27-31
A类:
B类:
不同剂量,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早产儿脑损伤,哈尔滨,新生儿科,脑损伤患儿,高剂量,同一时,该院,正常新生儿,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钙结合蛋白,S100B,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头颅,胎龄,尿素氮,Urea,PLT,Hb,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肌酐,损伤效果,临床推广
AB值:
0.18198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