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南宋乡村社会"富民"阶层实态与社会关系研究
文献摘要:
南宋时期,内忧外患伴随政权始终,使得南宋政权不得不日益将地方财务聚集中央,导致地方官府行政治理能力严重不足,百姓赋税重于前代.唐宋以来崛起的财富力量"富民"阶层,历经北宋,到南宋时期,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乡村社会强弱关系、贫富关系、官民关系等重要社会关系的主导力量,使南宋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富民"阶层在强弱关系、贫富关系、官民关系中不断加深着与国家、与小农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既推动了乡村经济的繁荣发展,更保障了乡村社会的协调稳定,为维持国家政权稳定和社会安定奠定了基础.同时,"富民"阶层逐渐成为地方社会的经济文化引领者,而且促成了吏强官弱的地方政治治理模式,成为乡村社会治理与教化的主要力量,使南宋社会呈现出政治力与社会力共治的形态,形成明清以来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形态的雏形.
文献关键词:
南宋;乡村社会;"富民"阶层;社会关系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佳韩
作者机构:
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 云南昆明,65009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佳韩-.南宋乡村社会"富民"阶层实态与社会关系研究)[J].思想战线,2022(03):117-126
A类:
B类:
富民,南宋时期,内忧外患,宋政权,地方官府,行政治理,严重不足,赋税,前代,唐宋以来,北宋,强弱关系,贫富,官民关系,主导力量,地方社会,经济文化,文化呈现,小农,相互依存,依存关系,乡村经济,繁荣发展,国家政权,社会安定,文化引领,引领者,地方政治,政治治理,乡村社会治理,教化,政治力,社会力,基层社会治理,治理形态,雏形
AB值:
0.37543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