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绿水青山论"的哲学蕴境和路径选择
文献摘要:
"绿水青山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象表达,包含着极其深邃的哲学蕴境,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哲学文化的创造性转化、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守正创新.这一科学论断既主张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持续发展的有机统一,又确立了生态环境作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地位;既顺应了人类社会文明演进的必然逻辑,又呈现出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图谱;既回应了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美丽向往,又映射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因此,必须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的赶考之路上,矢志不渝地贯彻新发展理念,让"绿水青山论"成为解决生态环境突出矛盾,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全面推动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的方法论.
文献关键词:
"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哲学蕴境;现实路径
作者姓名:
田鹏颖;崔菁颖
作者机构:
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辽宁 沈阳 11016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田鹏颖;崔菁颖-."绿水青山论"的哲学蕴境和路径选择)[J].思想战线,2022(02):1-9
A类:
哲学蕴境
B类:
绿水青山,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象表达,深邃,传统哲学,创造性转化,义生,生态哲学,科学论断,有机统一,社会生产力,社会文明,必然逻辑,美好生活需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的赶考之路,矢志不渝,贯彻新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绿色转型,美丽中国,金山银山,现实路径
AB值:
0.28264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