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淮南深地重力观测的环境噪声评估与慢地震探测潜力
文献摘要:
深地实验室的低噪声特性为高精度连续重力观测提供了理想的外部条件.为了揭示深地观测环境对重力观测精度的提升效果,本研究利用CG-5型和CG-6型各两台重力仪,在淮南煤矿的地下和地表同时开展重力观测.为减小仪器性能差异对结果的影响,先在淮北重力站进行同址观测.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地表观测,地下观测可以减少1/3至1/2的线性漂移和1/3左右的非线性漂移,提取的潮汐因子精度也更高.地下非线性漂移的功率谱密度比地表低,二者差异在半日波频段最大可达15 dB.相比于地表和山洞,深地观测在次地震频段有明显的低噪声优势.地震位错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冲绳海沟7级左右的地震可在淮南深地试验场产生大约0.003 μGal的重力变化,超过0.001 μGal的超导重力静态观测精度.因此有望利用淮南深地实验室,在次地震频段的低噪声优势环境下开展超导连续重力观测,捕捉冲绳海沟可能存在的7级以上慢地震事件.
文献关键词:
地下实验室;重力观测;潮汐分析;功率谱密度;慢地震
作者姓名:
王振宇;王赟;徐如刚;刘泰;付广裕;孙和平
作者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北京 100036;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北京 100083;安徽省地震局,合肥 230031;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科技创新研究院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振宇;王赟;徐如刚;刘泰;付广裕;孙和平-.淮南深地重力观测的环境噪声评估与慢地震探测潜力)[J].地球物理学报,2022(12):4555-4568
A类:
淮南深地实验室
B类:
环境噪声,慢地震,低噪声,噪声特性,连续重力观测,观测环境,观测精度,提升效果,研究利用,CG,两台,重力仪,淮南煤矿,仪器性能,性能差异,淮北,行同,非线性漂移,潮汐因子,功率谱密度,密度比,异在,半日,波频,dB,山洞,地震频段,声优,地震位错,位错理论,冲绳,海沟,试验场,Gal,重力变化,超导,地震事件,地下实验室,潮汐分析
AB值:
0.35519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