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水分调控对豆禾混播牧草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文献摘要:
针对我国人工草地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现状,为探究更有效的种植管理模式以提高牧草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本研究对比分析4种水分调控(按田间持水量的百分比控制,充分灌水FW:75%~85%,轻度亏水LW:65%~75%,中度亏水MW:55%~65%,重度亏水SW:45%~55%)和5种种植模式(无芒雀麦单播:B,苜蓿单播:M,红豆草单播:O,无芒雀麦与苜蓿混播:B+M,无芒雀麦与红豆草混播:B+O)对人工草地产量、土地当量比、竞争力指数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水分亏缺程度的加剧,牧草产量呈先增加(平稳)后降低的趋势,B+M结合LW与B+O结合FW有利于提高牧草产量.B+M和B+O的土地当量比大于1,均表现为豆科牧草的竞争力高于无芒雀麦,尤其在LW条件下.水分利用效率表现为B、M、O和B+M在LW条件下最大,而B+O在FW条件下最大.综合得出,豆禾混播可显著提高牧草产量、土地当量比和水分利用效率,其中B+M在LW条件下效果较优,而B+O在FW条件下效果较优.
文献关键词:
人工草地;水分调控;豆禾混播;产量;竞争力指数;水分利用效率
作者姓名:
马彦麟;汪精海;吕亚茹;马煜;马文琼
作者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马彦麟;汪精海;吕亚茹;马煜;马文琼-.水分调控对豆禾混播牧草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作物研究,2022(05):441-449
A类:
B+O
B类:
水分调控,豆禾混播,牧草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人工草地,草地生产力,生产力水平,种植管理,研究对比,田间持水量,灌水,FW,LW,MW,SW,种植模式,无芒雀麦,单播,苜蓿,红豆草,B+M,草地产量,土地当量比,竞争力指数,水分亏缺,豆科牧草
AB值:
0.20499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