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心力衰竭患者25-羟基维生素D3缺乏与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及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分析心力衰竭患者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缺乏与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及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入院时25(OH)D3水平将80例心力衰竭患者分为25(OH)D3缺乏组(n=48)和非25(OH)D3缺乏组(n=32).以反应性充血指数(RHI)作为血管内皮功能评估指标,取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评估指标.对比两组RHI、IMT水平,采用Pearson分析25(OH)D3与RHI、IMT的相关性.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模型研究影响心力衰竭患者RHI、IMT值的危险因素.结果:25(OH)D3缺乏组RHI低于非25(OH)D3缺乏组,IMT高于非25(OH)D3缺乏组(P<0.05).25(OH)D3与 RHI 呈正相关关系(r=0.595,P<0.001),与 IMT 呈负相关关系(r=-0.423,P<0.001).总胆固醇(TC)及25(OH)D3是心力衰竭患者RHI的影响因素;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25(OH)D3是心力衰竭患者IMT的影响因素.结论:25(OH)D3缺乏是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及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及时监测心力衰竭患者25(OH)D3水平有利于改善其临床预后转归.
文献关键词:
心力衰竭;25-羟基维生素D3;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反应性充血指数;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
作者姓名:
黄文霞;李海涛;黄玉冰;廖旺
作者机构:
海南省人民医院·海南医学院附属海南医院心血管内科,海南海口 57031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黄文霞;李海涛;黄玉冰;廖旺-.心力衰竭患者25-羟基维生素D3缺乏与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及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分析)[J].川北医学院学报,2022(05):593-596,629
A类:
B类:
心力衰竭患者,基维,D3,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入院时,反应性充血指数,RHI,功能评估,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模型,研究影响,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临床预后,预后转归
AB值:
0.12315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