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三维视角的贸易强国建设:理论逻辑及中国实践
文献摘要: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中国实现了对外贸易的跨越式发展.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刻演变,中国对外贸易"大而不强"的矛盾日益凸显,贸易强国建设迫在眉睫.本文构建了基于国际竞争力、国内资源配置和国际规则话语权的三维视角分析框架,通过与公认的贸易强国相比较,深入揭示中国贸易强国建设的现状、差距及问题.研究发现:(1)中国的出口竞争力迅速提升,主要源于出口扩张能力的大规模增长,但是仍存在高级要素禀赋匮乏、国内市场容量不足等问题,导致中国进口替代能力相对较弱,出口竞争力水平与美国仍有不小差距.(2)中国出口贸易对国内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不大,主要是由于价格机制不完善、市场基础设施跨区域衔接不畅,以及要素跨区域流动存在障碍.(3)中国并未获得与全球贸易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规则话语权,美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中的强势干扰给中国参与全球经贸治理设置了多重挑战.因此,要想深入推进贸易强国建设,需要培育本土高级要素、激发国内市场潜力、健全国内市场机制、厘清政府管理边界、保障要素自由流动,以及参与国际规则建设.
文献关键词:
贸易强国;国际竞争力;国内资源配置;国际规则话语权
作者姓名:
陈思萌;王维
作者机构: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南京,21000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思萌;王维-.基于三维视角的贸易强国建设:理论逻辑及中国实践)[J].学海,2022(06):158-167
A类:
国内资源配置,国际规则话语权,出口竞争力水平
B类:
三维视角,贸易强国,强国建设,中国实践,四十多年,跨越式发展,经济全球化,中国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视角分析,国相,国贸,出口扩张,规模增长,要素禀赋,国内市场,市场容量,中国进口,进口替代,小差,中国出口贸易,资源配置效率,价格机制,市场基础设施,跨区域流动,未获,全球贸易,贸易地位,位相,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国际组织,强势,全球经贸治理,市场潜力,市场机制,清政府,政府管理,管理边界,保障要素,要素自由流动
AB值:
0.30559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