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药用蒲公英幼苗对高温胁迫的响应
文献摘要:
为探究药用蒲公英对高温胁迫的响应,对6~7叶期幼苗进行不同时间(0、3、6、12、24、48 h)高温(38℃)胁迫处理,观察幼苗形态变化,对叶绿素荧光参数及抗氧化酶活性等一系列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高温胁迫时间延长,药用蒲公英幼苗发生萎蔫,各项指标均呈现不同趋势的变化,其中叶片初始荧光值(Fo)呈现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PSⅡ潜在光化学效率(Fv/Fo)、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及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ΦPSⅡ)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非光化学淬灭(NPQ)和相对电子传递速率(ETR)先升高后下降;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波动降低,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先升高后下降;脯氨酸含量亦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及相对电导率整体呈升高趋势.高温胁迫下药用蒲公英生物膜系统受到损伤,光合能力下降,生长受阻,但可以通过增加抗氧化酶活性和积累脯氨酸来缓解高温对植株的伤害,并提高其耐高温能力.
文献关键词:
药用蒲公英;高温胁迫;叶绿素荧光参数;生理生化指标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澳旋;吕振涛;林奕翰;马瑞冰;秦香楠;薄贺匀;乔永刚
作者机构:
山西农业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山西 太谷 0308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澳旋;吕振涛;林奕翰;马瑞冰;秦香楠;薄贺匀;乔永刚-.药用蒲公英幼苗对高温胁迫的响应)[J].山西农业科学,2022(04):510-516
A类:
B类:
药用蒲公英,幼苗,高温胁迫,胁迫处理,形态变化,叶绿素荧光参数,抗氧化酶活性,生理生化指标,萎蔫,中叶,荧光值,Fo,先下,PS,光化学效率,Fv,大光,Fm,非光化学淬灭,NPQ,电子传递,ETR,中超,过氧化氢酶,CAT,POD,脯氨酸含量,相对电导率,下药,生物膜,膜系统,光合能力,对植,植株,耐高温能力
AB值:
0.26636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