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无缺血肝移植在高ICG滞留率供肝的应用:1例病例报告
文献摘要:
随着外科技术和免疫抑制药物的发展,器官移植技术已成为治疗终末期器官衰竭的治疗选 择[1-3].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IRI)一直以来都是器官移植成功的障碍,是导致移植物功能障碍和移植物免疫原性增强不可避免的因素[4].目前的常温机器灌注(normothermic machine perfusion, NMP)虽然能够为器官提供持续的氧气和营养,但是并不能完全避免IRI.如果在器官移植过程中,器官的血液供应不停止,IRI是可以避免的.为了验证这一假设,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晓顺教授团队在大动物实验的基础上,全球首创提出了无缺血器官移植(ischemia-free organ transplantation, IFOT)的新概念[5-6].在IFOT期间, 器官获得、保存和植入,而不停止该器官的血液供应.本文报道了1例关于无缺血肝脏移植(ischemia-free liver transplantation, IFLT)在高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滞留率供肝的应用.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尧;唐云华;贾宇;赵强;郭志勇;王东平;何晓顺
作者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科,广东 广州 51008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尧;唐云华;贾宇;赵强;郭志勇;王东平;何晓顺-.无缺血肝移植在高ICG滞留率供肝的应用:1例病例报告)[J].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2022(03):249-251
A类:
无缺血肝移植,常温机器灌注,IFOT,IFLT
B类:
ICG,滞留率,病例报告,免疫抑制药物,器官移植,移植技术,终末期,器官衰竭,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IRI,移植物功能障碍,植物免疫,免疫原性,normothermic,machine,NMP,完全避免,血液供应,中山大学,动物实验,首创,free,organ,transplantation,新概念,肝脏移植,liver,吲哚菁绿,indocyanine,green
AB值:
0.33610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