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从"肝胃不和"论治情志胃痛
文献摘要:
探析情志所致胃痛的发病机制,胃痛发病在胃,源于肝,主因情志失常,影响肝的疏泄功能.一是忧思恼怒致肝气郁结,气机阻滞,肝气疏泄不及,木郁克土,横逆犯胃;二是暴怒伤肝、肝郁化火,肝气疏泄太过横逆犯胃.肝气横逆犯胃致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即为"肝胃不和".基于"肝胃不和"理论,情志所致胃病分为肝气郁结和肝郁化火所致胃痛,治疗上应予疏肝和胃止痛和泄肝和胃止痛.
文献关键词:
胃痛;情志;肝胃不和;肝郁气滞;肝郁化火
作者姓名:
王海若;常静玲;阎明源;傅嘉;高梦霞;刘凤智;温春丽;朱陵群
作者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医内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700;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科,北京 1007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海若;常静玲;阎明源;傅嘉;高梦霞;刘凤智;温春丽;朱陵群-.从"肝胃不和"论治情志胃痛)[J].吉林中医药,2022(03):273-276
A类:
B类:
肝胃不和,论治,情志,胃痛,主因,失常,疏泄,忧思,恼怒,肝气郁结,气机阻滞,横逆,暴怒,肝郁化火,太过,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即为,胃病,应予,疏肝和胃,止痛,肝郁气滞
AB值:
0.30714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