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针康法对脑缺血大鼠缺血区BDNF、GFAP和Caspase-3基因表达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针康法对脑缺血大鼠缺血区BDNF、GFAP和Caspase-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雌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灸组、康复组和针康组,每组各10只.空白组大鼠给予假手术处理,模型组大鼠采用Longa改良线栓法复制脑缺血模型;针灸组在模型组基础上给予头穴从刺法,每日1次;康复组在模型组基础上给予跑台训练,每日1次;针康组在模型组基础上给予每日1次头穴从刺法和跑台训练.所有大鼠术后治疗14 d,收集脑组织样品,qRT-PCR法检测BDNF、GFAP和Caspase-3 mRNA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BDNF、GFAP和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BDNF、GFAP和Caspase-3基因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灸组、康复组和针康组BDNF和GFAP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而Caspase-3基因表达显著减少(P<0.05);与针灸组和康复组比较,针康组BDNF和GFAP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而Caspase-3基因表达显著减少(P<0.05).结论 单纯针灸或单纯康复疗法均可有效抑制缺血区细胞凋亡、保护神经元并促进其功能修复;与此相比,针康疗法能更好地抑制细胞凋亡,保护缺血区受损脑细胞,更利于脑缺血区功能重建.
文献关键词:
头穴从刺;跑台训练;细胞凋亡;针康疗法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孔妍;关睿骞;刘双岭
作者机构: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哈尔滨 15001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孔妍;关睿骞;刘双岭-.针康法对脑缺血大鼠缺血区BDNF、GFAP和Caspase-3基因表达的影响)[J].吉林中医药,2022(01):66-71
A类:
头穴从刺,针康疗法
B类:
针康法,脑缺血,BDNF,GFAP,Caspase,雌性,针灸,假手,Longa,线栓法,刺法,跑台训练,术后治疗,脑组织,qRT,blot,基因表达水平,康复疗法,保护神,功能修复,脑细胞,功能重建
AB值:
0.21205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