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冬季3种常绿景观林对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阻滞作用
文献摘要:
选择冬季苏北地区绿量较高的3种常绿景观林(雪松纯林、香樟纯林、常绿混交林)为研究对象,以3种常绿景观林与城市主干道边缘交接处为参照,连续监测其距道路不同宽度处(0、10、20、30、40、50、60 m)的PM10浓度、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光照强度,对比分析3种常绿景观林对PM10的消减作用及其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3种常绿景观林内PM10浓度的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单峰型特征,在上午11:00左右达到峰值;雪松纯林、香樟纯林、混交林消减率最高的时间点分别出现在9:00、11:00、9:00,最低的时间点分别为19:00、17:00、17:00;对PM10的消减率按大小排序为香樟纯林(5.17%)>雪松纯林(4.87%)>混交林(2.09%),随常绿景观林水平宽度距离的增加,雪松纯林的消减率一直上升,香樟纯林仅在30~40 m宽度处的消减率略有下降,混交林在20~30 m宽度处消减作用最佳;3种常绿景观林对PM10的消减率与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相对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风速和光照相关性不明显.常绿针叶林的雪松纯林可作为强滞尘能力景观林选用,结构紧密的混交林可作为道路边缘绿化带选用.
文献关键词:
常绿景观林;PM10浓度;阻滞作用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宇;张楠;董蓉;王辉;周力行;王晓立
作者机构:
宿迁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江苏 宿迁 223800;江苏省宿迁环境监测中心,江苏 宿迁 223800;南京林业大学 生物与环境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宇;张楠;董蓉;王辉;周力行;王晓立-.冬季3种常绿景观林对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阻滞作用)[J].江西农业学报,2022(03):40-45
A类:
常绿景观林
B类:
可吸入颗粒物,PM10,阻滞作用,苏北地区,绿量,雪松,纯林,香樟,常绿混交林,主干道,交接处,连续监测,相对湿度,光照强度,消减作用,环境因子,林内,日变化,单峰,随常,度距离,常绿针叶林,滞尘能力,路边,绿化带
AB值:
0.20851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