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弯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疗效比较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S-TILF)与后路减压固定融合矫形术(PLIF)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弯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自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104例退行性腰椎侧弯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52例.A组患者行MIS-TILF,B组患者行PLIF.观察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术前及术后3、5 d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氧(ROS)、过氧化氢酶(CAT)水平,术前及术后1、3个月疼痛程度(VAS)、腰椎功能(ODI)、影像学指标(腰椎前凸角、冠状面Cobb角、顶椎偏移距离)、脊髓功能[腓总神经传导速度(NCV)、潜伏期(DL)].结果 A组手术时间长于B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B组,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手术时间长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5 d,A组患者血清GSH-Px、CAT水平均高于B组,ROS水平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1、3个月,VAS、ODI评分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A组患者腰椎前凸角大于B组,冠状面Cobb角小于B组,顶椎偏移距离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A组患者腓总神经NCV高于B组,DL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5.8%(3/52)和15.4%(8/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PLIF手术相比较,MIS-TLIF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弯合并腰椎管狭窄症,可改善围术期指标,缓解疼痛,恢复腰椎功能,且对氧化应激影响较小.
文献关键词:
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路减压固定融合矫形术;退行性腰椎侧弯;腰椎管狭窄症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文斌;赵强;王建武;党建军;崔文宁
作者机构:
长安医院 骨科,陕西 西安710016;陕西省中医医院 骨科,陕西 西安710000;汉中市中医医院 骨伤科,陕西 汉中723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文斌;赵强;王建武;党建军;崔文宁-.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弯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疗效比较)[J].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2022(01):49-54
A类:
退行性腰椎侧弯,后路减压固定融合矫形术
B类:
手术方式,腰椎管狭窄症,疗效比较,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S,TILF,PLIF,取自,手术方案,围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ROS,过氧化氢酶,CAT,疼痛程度,VAS,腰椎功能,ODI,影像学指标,腰椎前凸角,冠状面,Cobb,偏移距离,脊髓功能,腓总神经,神经传导速度,NCV,潜伏期,DL,组手,手术时间,卧床时间,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TLIF,缓解疼痛
AB值:
0.16454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