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水下观测和探测装备能源供给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文献摘要:
在认知、探索海洋的过程中,水下观测和探测装备是海洋进入、海洋探测的必备设施,为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着技术保障,是我国实施海洋战略、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抓手.然而,受限于当前能源供给水平,水下装备存在作业能力单一、单次续航时间短等问题,不能满足复杂工况下长期运行的需求.随着世界各国海洋资源开发与海疆防卫日趋白热化,"透明海洋"工程和海底工厂建设迫切需要建造智能化水下装备集群,亟须高能量密度、高安全、高可靠、长寿命的能源动力支撑.因此,我们要创新水下能源供给模式,构建"发、储、输、用"多能互补的强大的水下能源基站,攻克水下能源供给技术瓶颈,为智能化、集群化水下装备提供充足的能源动力,以更好地助力我国海洋强国建设.
文献关键词:
水下装备;能源供给;智能化;集群化;水下能源基站;能源岛
作者姓名:
吴天元;江丽霞;崔光磊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青岛储能产业技术研究院 青岛 266101;中国科学院 重大科技任务局 北京 10086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吴天元;江丽霞;崔光磊-.水下观测和探测装备能源供给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2(07):898-909
A类:
水下能源基站
B类:
能源供给,技术现状,现状与发展趋势,海洋探测,开发与利用,技术保障,海洋战略,海洋强国,受限于,供给水平,水下装备,作业能力,续航时间,复杂工况,长期运行,海洋资源开发,海疆,防卫,白热化,海底,底工,工厂建设,高能量密度,高安全,高可靠,长寿命,能源动力,动力支撑,供给模式,多能互补,攻克,技术瓶颈,集群化,强国建设,能源岛
AB值:
0.35717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