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肝吸虫感染致胆管损伤及胆管癌的相关研究进展
文献摘要:
肝吸虫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寄生虫,包括华支睾吸虫、后睾吸虫和肝片吸虫等,其成虫寄生在肝胆管或胆管内,可引起以肝胆管损伤为主要病变的肝脏疾病.肝吸虫已被WHO明确列为胆管癌的I类致癌物.在我国广泛流行的主要是华支睾吸虫,因此本文将以华支睾吸虫为例,结合最新研究进展,分别从虫体(虫体机械刺激和排泄分泌物毒性损伤作用)和宿主(免疫应答反应、胆汁淤积、肠肝循环障碍、肠道菌群失衡等)两方面系统阐述肝吸虫感染致胆管系统病变以及胆管癌发生发展的致病机制.
文献关键词:
肝吸虫;胆管癌;机械刺激;排泄分泌物;免疫反应;胆汁淤积;肠道菌群;肠肝循环
作者姓名:
张蓓蓓;陈泽斌;吴晓瑛;郑葵阳;吴忠道
作者机构:
221004,徐州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221004徐州,江苏省免疫与代谢重点实验室;221004,徐州市感染与免疫重点实验室;510080广州,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510630广州,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消化内科;510080广州,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蓓蓓;陈泽斌;吴晓瑛;郑葵阳;吴忠道-.肝吸虫感染致胆管损伤及胆管癌的相关研究进展)[J].传染病信息,2022(02):176-181
A类:
排泄分泌物
B类:
肝吸虫,胆管损伤,伤及,胆管癌,食源性寄生虫,华支睾吸虫,肝片吸虫,成虫,肝胆管,肝脏疾病,WHO,致癌物,最新研究进展,虫体,机械刺激,毒性损伤,损伤作用,宿主,免疫应答,应答反应,胆汁淤积,肠肝循环,循环障碍,肠道菌群失衡,致病机制,免疫反应
AB值:
0.283245
相似文献
嗜酸性粒细胞在传染病诊断中的价值
钟炎平;赵琴;杨军杰;毛静;刘鑫华;李姗;刘园园;雷旭;雷飞飞;饶荣;谭华炳-442000 十堰市,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十堰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 肝病研究所;442000 十堰市,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十堰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 肝病研究所;442100 房县,房县人民医院检验科;442000 十堰市,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十堰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 肝病研究所;442000 十堰市,锦州医科大学十堰市人民医院研究生培养基地;442000 十堰市,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十堰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 肝病研究所;442000 十堰市,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国药东风总医院呼吸内科;442000 十堰市,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十堰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 肝病研究所;441300 随州市,随州市中心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随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