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伊犁盆地南缘三工河组沉积特征与铀成矿关系
文献摘要:
文章在综合研究野外露头、钻井岩心特征、砂体厚度、岩石粒度等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单井分析和连井剖面分析,并结合砂岩型铀矿的成矿规律,初步探讨不同沉积特征与铀成矿的关系.阐明了研究区三工河组的砂体发育特征,编制出该时期的沉积相图,总结了该地区的沉积特征.认为三工河组发育一套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该沉积体系内发育四期正旋回的砂(砾)岩-泥岩岩石组合形式,砂体厚度及砂地比值适当,沉积物富含还原物质,有利于铀成矿作用.指出分流河道微相对铀成矿的控制作用以及三工河组沉积期后沉积环境变化对铀成矿作用的影响,初步筛选出有利的铀成矿区段.
文献关键词:
伊犁盆地南缘;沉积相;砂体发育;铀成矿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孟云飞
作者机构:
核工业二三〇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00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孟云飞-.伊犁盆地南缘三工河组沉积特征与铀成矿关系)[J].世界核地质科学,2022(02):186-198
A类:
B类:
伊犁盆地南缘,三工河组,沉积特征,铀成矿关系,综合研究,野外露头,钻井,岩心,单井分析,砂岩型铀矿,成矿规律,砂体发育特征,沉积相,相图,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四期,旋回,泥岩,岩石组合,组合形式,砂地比,沉积物,原物,铀成矿作用,分流河道,微相,控制作用,沉积环境,初步筛选,铀成矿区,区段
AB值:
0.331122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