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进水C/N对部分反硝化NO2-积累和微生物特性的影响
文献摘要:
采用缺氧/好氧间歇运行模式,考察进水碳氮比(C/N=5.0,3.3,2.5,2.0)对部分反硝化过程亚硝态氮(NO2)积累特性和污染物降解规律的影响,同时结合高通量测序,探究微生物多样性和功能菌群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C/N为2.5时,系统获得最佳处理效果,出水NO2-浓度为27.18mg/L,亚硝态氮转化率(NTR)高达67.96%;分析典型周期各污染物的降解规律发现,尽管4组工况均在缺氧30min时NO2-积累达到峰值(最高值分别为4.86(C/N=5.0),16.52(C/N=3.3),30.16(C/N=2.5),20.28(C/N=2.0)mg/L),但COD降解速率的不同直接影响了反硝化进程,且只有在低C/N条件(C/N=2.0~2.5)才能维持稳定的NO2-积累.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除了Thauera(2.67%~24.04%)、Terrimonas(4.94%~21.19%)、Saprospiraceae(5.34%~13.50%)等常规功能菌属外,Flavobacterium(28.23%)是C/N为2.5时维持高NO2-积累的优势菌属.结合部分反硝化工艺的运行特点,探讨了NO2-作为中间产物的相关耦合工艺的应用可行性.
文献关键词:
进水C/N;部分反硝化;亚硝态氮积累;高通量测序;工程应用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淼;朱晨杰;范亚骏;吕小凡;季俊杰;葛丽英;吴军
作者机构:
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扬州225127;扬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扬州22512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淼;朱晨杰;范亚骏;吕小凡;季俊杰;葛丽英;吴军-.进水C/N对部分反硝化NO2-积累和微生物特性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22(02):620-628
A类:
亚硝态氮积累
B类:
部分反硝化,NO2,微生物特性,好氧,间歇运行,运行模式,碳氮比,反硝化过程,积累特性,污染物降解,降解规律,微生物多样性,功能菌群,演变规律,获得最佳,处理效果,18mg,氮转化率,NTR,组工,30min,最高值,COD,降解速率,Thauera,Terrimonas,Saprospiraceae,Flavobacterium,优势菌,结合部,运行特点,中间产物,耦合工艺,应用可行性
AB值:
0.38353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