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冬凌草素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作用机制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冬凌草素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早期脑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96只8周龄SD雄性大鼠为研究对象.所有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冬凌草素组,每组各32只.采用刺破大鼠颈内动脉构建SAH模型,30 min后腹腔注射冬凌草素10 mg/kg.24 h后,检测所有大鼠SAH评分、神经功能评分、平衡木评分、脑水肿和伊文思蓝渗出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大鼠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活化B细胞κ轻链增强子(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表达量.采用TUNEL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SAH评分与左脑、右脑、小脑脑水含量及伊文思蓝渗出量均显著增加,神经功能评分与平衡木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冬凌草素组SAH评分与左脑、右脑、小脑脑水含量及伊文思蓝渗出量均显著降低,神经功能评分与平衡木评分均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冬凌草素抑制TLR4/NF-κB通路,减少神经元细胞凋亡,改善SAH后的早期脑损伤.
文献关键词:
冬凌草素;神经炎症;神经元细胞凋亡;Toll样受体4/核因子活化B细胞κ轻链增强子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韩雨薇;陈立刚;李晓明;梁国标
作者机构:
北部战区总医院 神经外科,辽宁 沈阳11001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韩雨薇;陈立刚;李晓明;梁国标-.冬凌草素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作用机制研究)[J].临床军医杂志,2022(01):5-8,13
A类:
B类:
冬凌草素,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脑损伤,损伤作用,SAH,周龄,雄性大鼠,假手,刺破,颈内动脉,后腹腔,腹腔注射,神经功能评分,平衡木,脑水肿,伊文思蓝,渗出量,blot,Toll,样受体,TLR4,核因子,轻链,增强子,TUNEL,染色法,右脑,小脑,水含量,神经元细胞凋亡,神经炎症
AB值:
0.20484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