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用cGPS研究青藏高原南缘现今垂向变动
文献摘要:
以青藏高原隆升为代表的内陆造山是岩石圈动力学核心问题之一,多年来相关资料比较欠缺,完整性、系统性较差.本文用1995-2020年青藏高原南缘98个GPS连续站,以优于1 mm·a-1的精度约束青藏高原南缘的现今地壳垂直运动的速度场,清楚呈现了印度—欧亚大陆碰撞前缘地带垂向变形分布,其特征为:印度次大陆整体,升降幅度不到1 mm·a-1,恒河平原及低喜马拉雅一带沉降1~2 mm·a-1,高喜马拉雅隆升1~6 mm·a-1,藏南一带仅有约2 mm·a-1左右的上升速率.雅鲁藏布以北逐渐从微弱隆升转变为下降2 mm·a-1,以上由南向北的沉降-隆升-沉降的空间分布与印度板块向下挤入青藏高原的变形响应一致,喜马拉雅整体处于一种动态的升降状态,通过大震变形,将高喜马拉雅的震间隆升转换为同震沉降,并抬升低喜马拉雅.而雅鲁藏布以北的广大区域因挤压不足、拉张强烈而垮塌.
文献关键词:
青藏高原;GPS;垂直形变;大陆俯冲带;速度场
作者姓名:
方智伟;邹蓉;李志才;王敏;谭凯;杨少敏;王琪
作者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地震大地测量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1;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武汉 430074;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北京 100044;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 100029;武汉市应急管理局,武汉 43001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方智伟;邹蓉;李志才;王敏;谭凯;杨少敏;王琪-.用cGPS研究青藏高原南缘现今垂向变动)[J].地球物理学报,2022(06):1965-1979
A类:
cGPS,恒河平原,大陆俯冲带
B类:
青藏高原南缘,青藏高原隆升,内陆,造山,岩石圈,年青,地壳垂直运动,速度场,欧亚大陆,大陆碰撞,前缘,变形分布,次大陆,升降,喜马拉雅,雅隆,藏南,上升速率,雅鲁藏布,微弱,由南向北,印度板块,挤入,大震,同震,抬升,大区域,拉张,垮塌,垂直形变
AB值:
0.2699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