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正畸患者的龋病综合管理
文献摘要:
目的 采用预防为导向的龋病临床管理模式对正畸患者进行纵向监测,评估该模式临床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到我院正畸科就诊的34例恒牙列错牙合畸形患者,在预防科进行预防导向的龋病临床管理,比较正畸前、干预后、正畸中、正畸后口腔健康状况和口腔健康行为变化.结果 口腔卫生行为改善,与基线比较,患者正畸后刷牙次数增加,含氟牙膏的使用率从29.4%提高至88.2%,牙线使用率从3%提升至56%(P<0.05).调查对象在基线、干预后、正畸中和正畸后每天餐间吃零食次数分别是(3.3±2.2)、(1.9±1.7)、(1.9±1.6)和(2.1±1.5)次,零食摄入频率较基线显著下降(P<0.05).口腔卫生状况改善,患者正畸后菌斑指数为0.86(0.67,1.11),较基线1.42(1.15,1.94)显著下降(P<0.05).患者正畸后龋态Cariostat值1.5(1.0,2.0),低于基线值2.0(1.5,2.0).正畸后龋高风险等级人数占比(15%)较基线(65%)有显著降低(P<0.01).患龋状况:正畸期间釉质白斑发病率为26%,釉质脱矿指数(Enamel Decalcification Index,EDI)为0.033±0.054,正畸过程中有14.7%患者(5人)出现新发龋坏.结论 预防导向的龋病临床管理模式应用于正畸患者有效,干预后患者口腔卫生行为和饮食习惯有所改善,正畸后釉质白斑发生情况得到控制.该模式可作为常规性措施,应用于正畸门诊患者.
文献关键词:
固定矫治;龋病风险评估;龋病管理;釉质脱矿;龋病预防
作者姓名:
赵梅;刘敏;任雯;张海萍;白玉兴;陈薇
作者机构:
100050 北京 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预防科;100050 北京 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赵梅;刘敏;任雯;张海萍;白玉兴;陈薇-.正畸患者的龋病综合管理)[J].北京口腔医学,2022(06):432-436
A类:
Decalcification
B类:
正畸患者,综合管理,临床管理,临床实施效果,我院,恒牙列,错牙合畸形,预防导向,较正,口腔健康状况,口腔健康行为,行为变化,口腔卫生行为,行为改善,刷牙,含氟牙膏,牙线使用率,吃零食,摄入,口腔卫生状况,菌斑指数,Cariostat,基线值,风险等级,数占,患龋,釉质白斑,釉质脱矿指数,Enamel,Index,EDI,模式应用,饮食习惯,有所改善,常规性,门诊患者,固定矫治,龋病风险评估,龋病管理,龋病预防
AB值:
0.33967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