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在肝脏局灶性病变性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肝脏局灶性病变性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47例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共50个病灶),并根据病理检查结果按病灶性质将其分为良性病灶组(n=23)和恶性病灶组(n=27).所有患者均采用3.0T磁共振扫描仪进行肝脏常规MRI平扫和IVIM-DWI扫描.利用功能图像测量单指数模型生成表观扩散系数(ADC),功能图像测量多指数模型生成慢速表观扩散系数(sADC)、快速表观扩散系数(fADC)和灌注分数等参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3.0 T磁共振IVIM-DWI各参数在肝脏局灶性病变性质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良性病灶组的ADC与sADC均高于恶性病灶组(均P<0.05),而两组的fADC与灌注分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ADC诊断肝脏局灶性恶性病灶的敏感度为92.59%,特异度为95.65%,ROC曲线下面积为0.907;sADC诊断肝脏局灶性恶性病灶的敏感度为96.30%,特异度为100.00%,ROC曲线下面积为0.958;fADC诊断肝脏局灶性恶性病灶的敏感度为85.19%,特异度为91.30%,ROC曲线下面积为0.857;灌注分数诊断肝脏局灶性恶性病灶的敏感度为88.89%,特异度为89.96%,ROC曲线下面积为0.849.sADC诊断肝脏局灶性恶性病灶的ROC曲线下面积均大于其他参数(均P<0.05),且敏感度和特异度也相对较高.结论 相较于3.0T磁共振IVIM-DWI中的其他参数,sADC在肝脏局灶性病变性质中诊断效能更高.
文献关键词:
3.0T核磁共振扫描仪;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肝脏局灶性病变;应用价值
作者姓名:
王琪璠;赵雪峰;刘舰;李程博;彭晓刚
作者机构: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核磁共振室,齐齐哈尔市 161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琪璠;赵雪峰;刘舰;李程博;彭晓刚-.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在肝脏局灶性病变性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广西医学,2022(03):266-269
A类:
fADC
B类: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肝脏局灶性病变,病变性质,性质诊断,IVIM,DWI,病理检查,病灶性质,0T,扫描仪,平扫,功能图,图像测量,单指数,指数模型,模型生成,表观扩散系数,多指,慢速,sADC,灌注分数,受试者工作特征,金标准,性恶,诊断效能,核磁共振扫描
AB值:
0.13683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