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虚气留滞"病机探讨心脑同治理论
文献摘要:
心脑血管疾病作为临床最常见疾病之一,其防治工作对临床医生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医对于本病防治已形成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大量动物及临床试验证实了中医药治疗的有效性."心脑同治",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异病同治原则,在临床中得到广泛的实践和认同,对于心脑血管病而言,其生理病理的相关性突显"心脑同治"理论的可行性."虚气留滞"是对心脑血管疾病病机的高度概括,因虚而滞,因滞虚甚,脉络受损发为心脑血管疾患.益气消滞为本病治疗大法,补气则气机条达、正气充足,可使痰浊、淤血、毒邪等致病因素代谢正常,形神自安.本文着重从"虚气留滞"理论出发,阐述心脑血管疾病同治的基础,并以益气消滞、解毒通络为治疗原则,以期化繁为简、提高临床疗效.
文献关键词:
心脑同治;虚气留滞;心脑血管疾病;益气消滞;毒损络脉;解毒通络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古金晓;于海青;李伟荣;王岳青;马鹏珍;杜雨轩;梁笑笑;袁永娥;王丽;黄朝萍;谢颖桢
作者机构:
100700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太原市中医医院心脑科;太原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古金晓;于海青;李伟荣;王岳青;马鹏珍;杜雨轩;梁笑笑;袁永娥;王丽;黄朝萍;谢颖桢-.基于"虚气留滞"病机探讨心脑同治理论)[J].环球中医药,2022(05):792-796
A类:
益气消滞,毒损络脉
B类:
虚气留滞,心脑同治,心脑血管疾病,常见疾病,防治工作,临床医生,本病,临床试验,中医药治疗,整体观,异病同治,心脑血管病,生理病理,发为,疾患,治疗大法,补气,气机,条达,正气,痰浊,淤血,毒邪,致病因素,形神,述心,解毒通络,治疗原则,化繁为简
AB值:
0.246124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