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络风内动学说与胸痹心痛阳微阴弦病机的理论联系
文献摘要:
阳微阴弦最早由张仲景提出,其原文为以脉代机,意在概括胸痹心痛病证的病机本质为本虚标实,此后历代医家虽各有发挥,然皆不离此虚实总纲.然而,随着西医学对现代疾病和生理病理的深入认识,以急性冠脉综合征为代表的胸痹心痛急重症的出现对阳微阴弦提出了挑战,其发病急骤、病情多变,迁延不愈等特点无法单以较为宏观的本虚标实充分解释,阳微阴弦因此呈现出一定局限性.在此背景下,络风内动理论应运而生,更细致地阐述了心血管急重症的病机特点.该理论以阳微阴弦作为胸痹心痛的基本病机,在此基础上,又受到吴以岭院士"络病"学说和王永炎院士"病络"理论影响,强调了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病位相当于中医中的络脉,且其发病特点与中医风邪密切相关.笔者认为阳微阴弦体现的是胸痹心痛病的共性,而络风内动立足于阳微阴弦,在此基础上强调了心血管急重症"动"的特点,并对其络脉的独特病位有所发挥,能更好地指导心血管急重症的临床实践.
文献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络风内动;络脉;胸痹心痛;阳微阴弦;理论探讨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万琰玓;李天力;俞德帅;王显
作者机构:
100700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心内科;北京中医药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万琰玓;李天力;俞德帅;王显-.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络风内动学说与胸痹心痛阳微阴弦病机的理论联系)[J].环球中医药,2022(05):780-785
A类:
络风内动
B类:
急性冠脉综合征,阳微阴弦,张仲景,原文,胸痹心痛病,病证,本虚标实,历代医家,不离,总纲,西医学,现代疾病,生理病理,急重症,病急,急骤,迁延,充分解释,定局,病机特点,本病,院士,络病,王永炎,病络,理论影响,病位,位相,相当于,络脉,发病特点,医风,风邪,理论探讨
AB值:
0.28339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