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功能的拓展——以环境群体性事件为切入点
文献摘要:
公众面临环境威胁抑或环境损害时,倾向于选择游行、请愿等方式来解决问题,而较少诉诸司法途径.一方面是因为司法途径在处理该类事件时存在效率低、速度慢等特征;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我国现行代表人诉讼制度存在程序性和实体性缺陷,致使其消解社会矛盾和救济权利的能力不足.因此,在法治建设大力推进的当前,即使行政处理具备更为高效的优点,但从保障人权的视角分析,司法救济更具中立性、彻底性和权威性,应确立以司法为主、行政为辅的二元救济模式.我国应借鉴美国的集团诉讼制度,完善我国的代表人诉讼制度,不断拓宽该类案件的解决途径,提升司法解决社会纠纷、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
文献关键词:
环境群体性事件;代表人诉讼制度;美国集团诉讼;私法救济
作者姓名:
陈林子
作者机构:
澳门科技大学,澳门 999078
引用格式:
[1]陈林子-.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功能的拓展——以环境群体性事件为切入点)[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22(05):25-30
A类:
诉诸司法,美国集团诉讼
B类:
国代,代表人诉讼制度,制度功能,环境群体性事件,环境威胁,抑或,环境损害,游行,请愿,司法途径,理该,速度慢,程序性,实体性,社会矛盾,救济权,法治建设,行政处理,保障人权,视角分析,司法救济,中立性,彻底性,权威性,二元救济,类案,解决途径,私法救济
AB值:
0.31648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