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岩石的酸化敏感性微观机理研究
文献摘要:
酸化地层是一种改善低产井近井地带孔隙度的有效增产措施,其作用原理是利用酸液的腐蚀作用腐蚀地层中的岩石,增大孔隙,有效沟通地层增大产量.酸化效果的影响因素多种多样,与岩石性质、酸液种类、浓度、温度有关.目前常见的文献对于酸蚀效率的研究皆注重酸液配方对不同岩石的反应效率的研究,利用聚四氟酸液容器,以15%质量分数的盐酸溶液分别对不同的岩石粉末在不同的温度、反应时间下观察岩石的溶蚀效率.结果表明:盐酸腐蚀时砾岩与盐酸的反应效果最好,其次是页岩,最后是砂岩;各种岩石与酸反应都会生成极细小的不溶于水的岩石碎屑,它们很可能是堵塞孔道的主要物质.本研究对酸化地层的微观反应机理做出研究,对地层酸化的敏感性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文献关键词:
高温酸化;岩石配伍性;酸敏;溶蚀粒径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邢沛东;卓兴家;曹广胜;张宁;赵小萱
作者机构:
东北石油大学提高油气采收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大庆 16331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邢沛东;卓兴家;曹广胜;张宁;赵小萱-.岩石的酸化敏感性微观机理研究)[J].当代化工,2022(08):1803-1806,1870
A类:
岩石配伍性,溶蚀粒径
B类:
微观机理,酸化地,低产井,孔隙度,增产措施,作用原理,酸液,大孔隙,有效沟通,酸化效果,多种多样,石性,酸蚀,反应效率,聚四氟,盐酸溶液,石粉,盐酸腐蚀,砾岩,页岩,砂岩,细小,溶于,碎屑,孔道,反应机理,高温酸化,酸敏
AB值:
0.39486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