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
文献摘要:
虽然近些年出现了很多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方式,如玻璃体腔内药物注射,但激光光凝治疗始终是金标准疗法.由于激光光凝的治疗机制是破坏视网膜的光感受器从而降低耗氧量,这导致激光光凝治疗也有很多不良反应,包括治疗期间患者的不适,永久性视网膜瘢痕形成,治疗后可能出现脉络膜脱离,眼压升高,黄斑囊样水肿以及患者外周视野减少,颜色视觉和夜视能力减弱等.近年来,出现了很多新型模式激光治疗,包括阈下微脉冲激光(subthreshold micropulse laser,SMPL)、导航激光治疗、模式扫描激光(pattern scanning laser,PASCAL)、纳秒激光,消除了激光带来的很多不良反应.本文对激光光凝治疗DR的原理、适应证、不良反应及激光治疗新发展的模式作一综述.
文献关键词: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全视网膜激光光凝;阈下微脉冲激光;导航激光;模式扫描激光;纳秒激光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吴静;范松涛
作者机构: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眼科,辽宁 大连 11601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吴静;范松涛-.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22(06):556-560
A类:
导航激光,模式扫描激光
B类:
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玻璃体腔,腔内药物注射,激光光凝治疗,金标准,治疗机制,光感受器,低耗,耗氧量,治疗期间,永久性,瘢痕形成,脉络膜,眼压,压升,黄斑囊样水肿,颜色视觉,夜视,新型模式,阈下微脉冲激光,subthreshold,micropulse,laser,SMPL,pattern,scanning,PASCAL,纳秒激光,光带,适应证,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全视网膜激光光凝
AB值:
0.28273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