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颅内蝶鞍区占位性病变的分布及CT影像学特征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分析颅内蝶鞍区占位性病变的分布及CT影像学特征.方法 收集本院2017年5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135例接经影像学检查发现颅内蝶鞍区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后均经病理检查确诊,收集患者CT图像进行分析良、恶性颅内蝶鞍区占位性病变影像学征象特点并统计病变分布特点.结果 良性占位病变多为单区域(鞍内、鞍上、鞍旁),占比为60.72%(68/112),恶性占位病变多为混合区域,占比为78.26%(18/23)(P<0.05);良、恶性颅内蝶鞍区占位性病变CT征象在病灶大小、形态、边界、病灶周围骨质破坏情况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69.64%(78/112)良性占位性病变<3 cm,病灶形态规则,边界清楚,骨质无破坏;69.56%(16/23)恶性病变肿瘤直径≥3cm,病灶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楚,病灶周围骨质破坏明显.结论 颅内蝶鞍区占位性病变的分布及CT影像学表现均有一定的特点,可为颅内蝶鞍区占位性病变性质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文献关键词:
颅内蝶鞍区占位性病变;分布;CT;影像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赵继军;刘铁山;石犇;肖静;王国兴;于学力
作者机构:
河北省遵化市人民医院CT室 河北 遵化 0642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赵继军;刘铁山;石犇;肖静;王国兴;于学力-.颅内蝶鞍区占位性病变的分布及CT影像学特征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22(10):5-6,9
A类:
颅内蝶鞍区占位性病变
B类:
影像学特征,本院,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变影,影像学征象,占位病变,混合区域,病灶大小,骨质破坏,病灶形态,形态规则,恶性病变,肿瘤直径,3cm,影像学表现,病变性质,性质诊断
AB值:
0.12301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