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希氏束起搏的临床应用
文献摘要:
心脏起搏治疗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心房颤动(房颤)伴长间歇等缓慢性心律失常疾病的唯一有效治疗方式.但长期的传统右心室起搏因改变心室激动顺序,引起心脏收缩不同步,增加心力衰竭(心衰)及房颤的发生风险[1-2].即使通过增加左心室起搏电极、利用双心室起搏(biventricu-lar pacing, BVP)来进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仍有20%~30%的患者无法获得心功能的改善[3].关键原因之一为BVP只是左、右心室起搏的融合,并非真正生理性起搏方式.
文献关键词:
希氏束起搏;传导系统起搏;心脏起搏;心律失常;心力衰竭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若谷
作者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心血管内科,上海 20003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若谷-.希氏束起搏的临床应用)[J].内科理论与实践,2022(05):360-364
A类:
biventricu
B类:
希氏束起搏,心脏起搏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心房颤动,长间歇,缓慢性心律失常,右心室起搏,变心,激动,不同步,心力衰竭,心衰,发生风险,左心室起搏,双心室起搏,lar,pacing,BVP,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resynchronization,therapy,CRT,正生,生理性起搏,传导系统起搏
AB值:
0.329615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