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药物性牙龈肥大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文献摘要:
药物性牙龈肥大(DIGO)主要由长期服用苯妥英钠、环孢素A、硝苯地平引起,不仅影响牙面的清洁与美观和牙齿正常生理功能,而且可能造成患者心理上的障碍.然而,DIGO发病机制复杂,无法明确,导致治疗较为棘手.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提出许多观点与假设,包括胶原生成与降解失衡机制、炎症等.该文从分子机制与药物具体机制两方面总结了近几年对DIGO发病的研究,并对DIGO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DIGO的预防与临床治疗有所帮助.
文献关键词:
药物性牙龈增生;胶原;炎症;苯妥英钠;环孢素A;硝苯地平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佩桐;王双成;刘桢;王骏
作者机构:
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四川成都 610041;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牙周病科,四川成都 61004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佩桐;王双成;刘桢;王骏-.药物性牙龈肥大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口腔医学,2022(06):545-550
A类:
药物性牙龈肥大,DIGO,药物性牙龈增生
B类:
服用,苯妥英钠,环孢素,硝苯地平,牙面,牙齿,生理功能,棘手,具体机制
AB值:
0.131928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