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用补剂必以通络"理论指导气虚证临床用药
文献摘要:
临床上,针对脏腑虚弱、经络不通者,采用直补、通补的方法往往事倍功半,而在使用补剂时加入或运用某些具有通络作用的药物,能够使补剂更好地发挥补益的效能,即"用补剂必以通络"之意.经络不仅是周身气血运行的主要场所,也是外邪侵袭人体的主要途径,同时还是药物发挥作用的重要通路.若经络不通,则转输不捷,终使补益不能尽其功,补药不能竭其力.治疗气虚证临证可于补气的同时,灵活配伍桃仁、红花以化瘀通络,升麻、柴胡、香附、砂仁以行气通络,半夏、陈皮以化痰通络,使络通而病解,更好地发挥补剂之作用.
文献关键词:
补剂;经络;通络;以通为补
作者姓名:
庞大承;张硕;潘彦舒
作者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北京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北京10002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庞大承;张硕;潘彦舒-.基于"用补剂必以通络"理论指导气虚证临床用药)[J].江苏中医药,2022(10):23-26
A类:
B类:
补剂,导气,气虚证,临床用药,脏腑,虚弱,经络,不通,通补,往事,事倍功半,补益,周身,气血运行,外邪侵袭,袭人,终使,尽其,补药,可于,补气,配伍,桃仁,红花,化瘀通络,升麻,柴胡,香附,砂仁,行气通络,半夏,陈皮,化痰通络,以通为补
AB值:
0.51502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