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教育场所的自然性与社会性共构——美国夏令营营地形态演变及启示
文献摘要:
营地教育提供了学校与家庭教育之外重要的社会教育场景,作为其空间载体的营地是一类关注自然体验与户外团队生活,跨越规划、景观、建筑、设施界限的教育场所.美国夏令营是研究教育营地类型空间建构的重要样本,文章在美国近代社会变迁的背景下考察其营地环境布局、空间结构、重要节点的形态演变:起源和初期阶段形成向自然开放与围绕中央草坪向心布局相结合的空间原型,随后开始置入活动设施和本土元素,在专业化阶段重返"抹去人工痕迹"的自然主义形态,经过规模化、多元化发展走向实现教育、环境、社会多维效能的融合营造探索.这一形态演变过程体现了教育营地空间建构中自然性与社会性共构的营建逻辑,可对我国教育营地类型空间建构提供启示.
文献关键词:
美国夏令营;形态演变;教育场所;自然体验;社会性成长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玮璐;张振辉
作者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51064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玮璐;张振辉-.教育场所的自然性与社会性共构——美国夏令营营地形态演变及启示)[J].新建筑,2022(01):84-90
A类:
美国夏令营
B类:
教育场所,自然性,营营,形态演变,营地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教育场景,空间载体,自然体验,户外,地类,空间建构,近代社会,社会变迁,重要节点,初期阶段,草坪,向心,空间原型,置入,本土元素,重返,痕迹,自然主义,多元化发展,发展走向,合营,营建,社会性成长
AB值:
0.34519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