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入海河流陆源污染削减的入海排污口设置研究
文献摘要:
为缓解海洋水环境特征污染物严重超标对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限制,以江苏省盐城市海域某排污口为例,从陆海协同联控的角度出发,采用二维潮流数学模型,基于污染物浓度场响应关系,选取海洋特征污染物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作为研究对象,在入海河流陆源污染物削减的情况下,给出了 90%水质保证率下拟建海洋排污口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的最大允许排放量,分别为196.03t/a和254.59t/a,结果表明污染物最大允许排放量均高于排污口近、远期的排放总量,排污口建成后能保证海水水质不低于现状水质标准,证实了拟建排污口的设置可行性.研究成果为指导沿海城市排污口管理和污染源的削减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对排污口的优化设置及最大允许排放量的计算起到参考作用.
文献关键词:
二维潮流模型;浓度响应;保证率;陆海联控;陆源削减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崔小爱;李乐;吴一亚
作者机构:
江苏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公司,南京 21003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崔小爱;李乐;吴一亚-.基于入海河流陆源污染削减的入海排污口设置研究)[J].四川环境,2022(03):34-43
A类:
03t,二维潮流模型,陆海联控,陆源削减
B类:
入海河流,污染削减,入海排污口,设置研究,洋水,水环境特征,特征污染物,环境协调,江苏省盐城市,海域,海协,同联,二维潮流数学模型,污染物浓度场,响应关系,无机氮,活性磷酸盐,陆源污染物,污染物削减,质保,保证率,拟建,允许排放量,59t,排放总量,海水水质,水质标准,沿海城市,污染源,优化设置,算起,参考作用,浓度响应
AB值:
0.31545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