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标杆型3D打印导板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的初步应用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标杆型3D打印导板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20年1月利川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51例,男性16例,女性35例;年龄55 ~ 86岁,平均75.0岁.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导板组(26例)和传统组(25例),导板组男性9例,女性17例;年龄57 ~ 86,平均75.3岁;骨密度值-3.17~-2.51SD;传统组男性7例,女性18例;年龄55 ~ 83,平均74.7岁;骨密度值-3.20~-2.50SD.导板组术前通过对CT和MRI数据融合,构建伤椎3D数字模型,没计制作个性化标杆型3D打印经皮穿刺导板,术中依靠导板辅助完成穿刺骨水泥注入手术.传统组采取常规X线透视穿刺完成骨水泥注入手术.术后两组患者均常规抗骨质疏松治疗,分别评估术前、术后1d及7d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术前、术后1个月伤椎压缩比率,测量导板组术中穿刺针在椎弓根前后位及侧位透视像的位置精确度,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前病椎定位、术中操作)、透视次数(术前病椎定位、术中操作),记录骨水泥渗漏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VAS、ODI及伤椎压缩比率,术后1d及7d均较术前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术中透视像的测量评价,导板组穿刺针在前后位像上位于安全位置的为25/26(精确度96%),在侧位像上位于安全位置的为23/26(精确度88%).导板组手术时间[术前定位(3.23±0.73) min、术中操作(35.13±1.57)min],透视次数[(术前定位(2.31±0.43)次、术中透视(12.17± 1.83)次]均优于传统组[(5.17±1.37) min、(46.72± 1.72) min,(4.26±1.25)次、(16.57±2.52)次],P<0.05;术后1d及7d,两组患者VAS、ODI较术前均有下降,导板组[VAS术后1d(2.17±1.13)分、术后7d(1.76±0.68)分,术前(6.21±1.73)分;ODI术后1d(17.80±3.23)%、术后7d(9.63±2.73)%,术前(43.65±4.37)%],传统组[VAS术后1d(3.35±0.93)分、术后7d(1.58±0.73)分,术前(6.35±1.51)分;ODI术后1d(23.35±4.36)%、术后7d(10.13±2.37)%,术前(42.31±3.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伤椎压缩比率较术前均减小[导板组(13.71±4.53)%vs.(34.71±3.81)%、传统组(13.32±3.27)%vs.(34.15±3.5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杆型3D打印导板能够缩短经皮椎体成形手术时间,减少手术透视次数,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文献关键词:
椎体压缩骨折;骨质疏松;3D打印;经皮椎体成形术
作者姓名:
吴晓宇;赵文胜;陈琦;程楷;康莉;向贤慧
作者机构:
利川市人民医院骨科,湖北 利川 4454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吴晓宇;赵文胜;陈琦;程楷;康莉;向贤慧-.标杆型3D打印导板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的初步应用)[J].创伤外科杂志,2022(02):100-106
A类:
51SD,50SD
B类:
标杆,导板,经皮椎体成形术,初步应用,PVP,临床应用效果,利川市,骨科,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骨密度值,数据融合,数字模型,经皮穿刺,刺骨,成骨,抗骨质疏松治疗,1d,7d,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压缩比,穿刺针,椎弓根,视像,手术时间,骨水泥渗漏,并发症发生情况,术中透视,测量评价,上位,安全位置,组手,术前定位,经皮椎体成形手术,临床推广
AB值:
0.18860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