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寒区乡村河流生态修复工程环境效应分析
文献摘要:
人为干扰造成的乡村河道环境改变,如护岸缺失、水文阻隔、河岸带侵占等是导致乡村河流自净能力等生态功能降低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些问题,以吉林省东辽河支流公主岭市怀德镇乡村河段开展的生态修复工程为研究区,通过实地调查、资料分析,以及在不同季节对典型水质指标的监测,系统梳理了研究区已实施的生态修复工程措施,探究了修复工程的环境效应.结果表明:近自然的工程措施具有较好的运行效果,对NH+4-N、NO-3-N、TN、TP、COD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96.49%、43.92%、49.69%、8.3%、25.95%,DO的最大增加率为77.96%.工程的环境效应有明显的季节性,典型污染物的最大去除率出现在春季和夏季.工程能够适应寒区低温环境,在冬季NH+4-N、NO-3-N、TN、COD的去除率分别为2.49%、38.5%、21.21%、15.9%,DO的增加率为2%.该工程能够为我国寒区乡村河流治理提供方法和技术借鉴.
文献关键词:
寒区乡村河流;生态修复工程;环境效应;典型污染物
作者姓名:
陈静;阳涛;姜海波;王咏;何春光
作者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 国家环境保护湿地生态与植被恢复重点实验室 植被生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吉林 长春 13001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静;阳涛;姜海波;王咏;何春光-.寒区乡村河流生态修复工程环境效应分析)[J].环境生态学,2022(10):9-13,20
A类:
寒区乡村河流
B类:
河流生态修复,生态修复工程,环境效应,人为干扰,乡村河道,河道环境,护岸,阻隔,河岸带,侵占,河流自净,自净能力,生态功能,吉林省,东辽,辽河,支流,公主岭市,镇乡,河段,实地调查,资料分析,不同季节,水质指标,工程措施,近自然,运行效果,NH+4,TN,TP,COD,去除率,DO,增加率,典型污染物,低温环境,河流治理,方法和技术
AB值:
0.37077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