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输电线路带电作业人体在临界安全距离作业下的电场研究
文献摘要:
为了确保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带电作业已经成为较为广泛的作业方法.带电作业虽然保证了电网的不间断运行,但也增加了作业人员的危险性,展开了带电线路中带电作业人体安全距离作业下的临界电场研究.建立35、110、220 kV等级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有限元模型,通过计算研究了临界安全距离下的临界电场.根据计算结果,得到了人体表面在临界安全距离下的电场值随电压等级变化的趋势.分析了人体不同位置的电场差异性,以220 kV电压等级下的电场计算结果为例,其最小值位于左肩部,仅为1.07 kV/m,最大值位于左脚腕处,可达14.71 kV/m,二者相差13.71倍.研究结果表明,在进行带电作业人体电场监测与报警设备研制时,需要考虑报警器穿戴位置进行报警阈值的设定.基于穿戴式近电感知装置结合仿真数据进行了试验验证,验证发现,报警距离误差最大值仅为8.26%,由于偏差的存在,在实际应用中对报警阈值设置10%的裕度较为合理.
文献关键词:
带电作业;临界电场;安全距离;输电线路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远建;王琴;康坦;王威;韩臻;顾亚健
作者机构:
江苏兴力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远建;王琴;康坦;王威;韩臻;顾亚健-.输电线路带电作业人体在临界安全距离作业下的电场研究)[J].能源与环保,2022(12):80-85
A类:
B类:
输电线路,带电作业,临界安全,安全距离,安全稳定运行,作业方法,不间断,作业人员,临界电场,kV,电压等级,等级变化,不同位置,电场计算,最小值,肩部,左脚,脚腕,报警设备,设备研制,报警器,报警阈值,穿戴式,仿真数据,报警距离,距离误差,裕度
AB值:
0.26918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