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定眩饮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分析定眩饮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病患者49例,给予患者定眩饮治疗,应用飞利浦EPIQ5超声诊断仪分别收集治疗前、治疗后与治疗后2周患者头、颈部血管流速信息,收集患者临床症状量表、中医全身证候评分量表信息,分析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与治疗后两周的经颅多普勒、临床症状量表与中医全身证候评分量表评分变化.结果:经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显示,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右椎动脉、基底动脉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后与治疗后2周的临床症状量表评分、中医全身证候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眩饮在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过程中,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患者的颅内动脉血流速度.
文献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定眩饮;临床症状;右侧椎动脉;基底动脉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惠荣;唐远山;许磊;胡兴律;李环娜;古宇;万李云;马建军
作者机构:
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 咸阳 712046;西安市中医医院,陕西 西安 710016;铺镇中心卫生院,陕西 汉中 723007;延川县中医医院,陕西 延安 7172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惠荣;唐远山;许磊;胡兴律;李环娜;古宇;万李云;马建军-.定眩饮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研究)[J].陕西中医,2022(02):204-206
A类:
定眩饮
B类: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眩晕病,飞利浦,EPIQ5,超声诊断仪,别收,颈部血管,血管流速,证候评分,评分量表,两周,经颅多普勒,检验分析,基底动脉,颅内动脉血流速度,右侧椎动脉
AB值:
0.170564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