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城市初期雨水污染及处理措施的研究进展
文献摘要:
初期雨水径流污染是整个降雨过程中径流污染的主要时段,若直接排入受纳水体会造成水环境质量恶化.因此,初期雨水的治理十分必要.文章从源头治理(绿色屋顶、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截污雨水口)、过程治理(雨水调蓄池、植草沟、植被缓冲带)及末端治理(旋流分离器、人工湿地、生物滞留池)3个方面综述了初期雨水处理措施的应用现状.截污雨水口和旋流分离器对初期雨水中可溶性污染物处理效果较差,其余处理措施可以利用下渗缓冲机制削减雨水径流,同时截留降解污染物,但这些处理措施存在基质填料和植被类型对运行效果影响大、管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4点展望:1)针对自身水质状况,完善雨水排放标准;2)雨水处理措施应因地制宜地选择参数(基质填料、植被类型等)并定期维护;3)侧重于技术创新化、设计标准化;4)可结合多种工艺以实现雨水高效快速处理.
文献关键词:
径流污染;初期雨水;源头治理;过程治理;末端治理
作者姓名:
周传庭;王梦玉;幸韵欣;朱峰;安莹;周振
作者机构: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125;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92;上海电力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上海 200090;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上海20120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周传庭;王梦玉;幸韵欣;朱峰;安莹;周振-.城市初期雨水污染及处理措施的研究进展)[J].净水技术,2022(07):17-26
A类:
B类:
雨水污染,处理措施,初期雨水径流,雨水径流污染,降雨过程,排入,受纳水体,水环境质量,源头治理,绿色屋顶,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截污,雨水口,过程治理,雨水调蓄池,植草沟,植被缓冲带,末端治理,旋流分离器,人工湿地,生物滞留池,雨水处理,可溶性污染物,污染物处理,处理效果,余处,下渗,缓冲机制,削减,截留,降解污染物,填料,植被类型,运行效果,效果影响,水质状况,排放标准,定期维护,创新化,设计标准化,高效快速,快速处理
AB值:
0.37372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