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浅议吴门医派络病
文献摘要:
吴门医派完善了络病理论.叶天士是清代吴门医派代表人物,他确立了络病的病机特点,即"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络病的病因包括络脉虚损、六淫外袭、内伤七情、痰瘀阻络、病久入络、跌扑金刃伤络,等等.络病具有易滞易瘀、易入难出、易积成形的病机特点.络病属于广义血瘀证、久病血瘀的范畴,其核心观点有:"初病气结在经,久病血伤入络""久病入络""久痛伤络".基于吴门医派对络病络脉阻滞的病机特点,提出络病以通为用,通络治疗和一般意义的活血化瘀、攻积除坚不同,临床治疗络病具体分虚实论治.病证属虚者治以补虚通络为大法,具体有益气养络、养血荣络、滋阴润络、温阳煦络;病证属实者治以辛温通络、辛香通络、化痰通络、活血通络、虫蚁搜络、泄浊通络等.
文献关键词:
吴文化;吴门医派;络病
作者姓名:
任燕;孙伟;段星星;金伟民;蒋春波;董宏利;周丽霞
作者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苏州市中医医院,江苏苏州 215000;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京 210029
引用格式:
[1]任燕;孙伟;段星星;金伟民;蒋春波;董宏利;周丽霞-.浅议吴门医派络病)[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12):1307-1310
A类:
B类:
浅议,吴门医派,络病理论,叶天士,代表人物,病机特点,久病入络,络脉,虚损,六淫,内伤,七情,痰瘀阻络,金刃伤,难出,血瘀证,核心观点,气结,结在,派对,病络,以通为用,通络治疗,活血化瘀,论治,病证,补虚通络,大法,益气,养血,滋阴,阴润,温阳,属实,辛温,温通,化痰通络,活血通络,吴文化
AB值:
0.43334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