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肿瘤患者PICC相关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感染及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并发症发生率,以期为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7月31日收治于上海市松江区泗泾医院,且经PICC接受过至少1次静脉注射抗癌治疗的患者资料,并根据其否发生导管相关血栓及合并症分期情况进行分组.采用描述性统计了解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静脉血栓栓塞、感染以及拔管情况.采用单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对PICC相关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共纳入患者305例.患者年龄20~92岁,平均年龄为(58.51±10.17)岁,女性占56.07%,71.15%的患者PICC置管位置为右上肢,平均置管时间(99.01±40.78)d.305例患者中,早期及中期癌症患者占57.05%,且以淋巴瘤(29.18%)与胃肠道癌症(23.23%)为主;57.05%的患者Charlson合并症指数处于中等风险.按照PICC置管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时间进行分组比较可见,置管后发生早期并发症(以出血为主)及晚期并发症(以导管移位为主)患者的年龄、性别及合并基础疾病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情况存在差异(P=0.017).进一步通过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PICC导管相关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高BMI及甘油三酯对患者导管相关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有一定影响(P<0.05).结论 肿瘤化疗PICC置管患者,随着置管时间的延长,导管相关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呈先高后低再缓慢升高的趋势,且肥胖是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建议PICC置管后30 d内进行2~3次导管相关静脉血栓筛查,以尽早发现无症状血栓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同时,PICC置管后远期也应警惕其他导管相关并发症及治疗因素的影响,避免导管相关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文献关键词:
肿瘤;PICC;感染;静脉血栓;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慧英
作者机构:
上海市松江区泗泾医院,上海 2016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慧英-.肿瘤患者PICC相关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J].上海护理,2022(11):50-55
A类:
B类:
肿瘤患者,PICC,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分析,导管相关感染,并发症发生率,预提,松江区,受过,静脉注射,抗癌治疗,导管相关血栓,描述性统计,静脉血栓栓塞,拔管,logistic,患者年龄,平均年龄,右上,上肢,置管时间,癌症患者,淋巴瘤,胃肠道癌症,Charlson,合并症指数,数处,发生时间,早期并发症,导管移位,合并基础疾病,导管相关性血栓,导管相关静脉血栓,甘油三酯,有一定影响,肿瘤化疗,高危因素,早发现,无症状,导管相关并发症,深静脉血栓
AB值:
0.25123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