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新型经皮胃造瘘管保护装置的设计与临床应用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自制新型胃造瘘管保护装置在经皮透视下胃造瘘术(PRG)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以期改进胃造瘘管固定方法,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于上海市徐汇区大华医院介入肿瘤科行PRG的66例运动神经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33).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传统胶带固定胃造瘘管,观察组使用自制新型胃造瘘管保护装置进行固定.比较两组患者造瘘口感染率、非计划拔管情况,以及医护人员和患者对两种固定方法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造瘘口感染和非计划拔管的总体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31名医护人员对新型胃造瘘管保护装置的满意度高于传统固定方法(P<0.05).结论 自制新型胃造瘘管保护装置可有效固定胃造瘘管,有助于减少造瘘口感染及非计划性拔管等并发症;同时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提升护理工作效率.
文献关键词:
运动神经元病;胃造瘘;造瘘管;非计划拔管;感染;导管固定
作者姓名:
董毓敏;张玲娟
作者机构:
上海市徐汇区大华医院,上海 200237;海军军医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上海 20043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董毓敏;张玲娟-.新型经皮胃造瘘管保护装置的设计与临床应用)[J].上海护理,2022(07):37-39
A类:
B类:
经皮胃造瘘,造瘘管,管保,保护装置,胃造瘘术,PRG,临床应用效果,固定方法,术后并发症,徐汇区,大华,肿瘤科,运动神经元病,胶带,感染率,非计划拔管情况,医护人员,不良事件发生率,满意度高,名医,非计划性拔管,护理工作效率,导管固定
AB值:
0.1843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