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磷酸法木质素基活性炭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文献摘要:
以杨木木质素为原料,采用磷酸活化法制备中孔发达的活性炭,并利用孔结构分析、XRD、拉曼光谱,研究了活化温度(400~900℃),以及磷酸与木质素质量比(浸渍比,1:1~4:1)对活性炭LAC-x-y(x代表浸渍比值,y代表活化湿度)结构的影响,通过电化学表征手段,探讨了炭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与其结构的关系.孔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提升温度和浸渍比有利于活性炭中孔的形成,但过高的温度会导致孔隙结构的坍塌,过高的浸渍比会导致灰分的增加,从而导致活性炭性能降低.XRD和拉曼光谱结果表明:提升温度有助于提高活性炭的石墨化程度,而增加浸渍比会导致石墨化程度的降低.在活化温度为800℃、浸渍比为2:1的条件下,制得的活性炭LAC-2-800表现出最佳的结构性能,比表面积1031 m2/g,中孔率61%,平均孔径3.31 nm.使用该活性炭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时,在1 A/g的电流密度下比电容达到165 F/g,且在10 A/g的电流密度下比电容仍有136 F/g.在1 A/g的电流密度下,在循环5000次后,比电容值能保持在初始值的78.1%.
文献关键词:
杨木木质素;磷酸;中孔活性炭;超级电容器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郭奇;许伟;刘军利
作者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生物质化学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产化学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生物质能源与材料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210042;南京林业大学 江苏省林业资源高效加工利用协同创新中心,江苏 南京21003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郭奇;许伟;刘军利-.磷酸法木质素基活性炭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J].林产化学与工业,2022(02):31-38
A类:
杨木木质素,中孔活性炭
B类:
磷酸法,木质素基活性炭,电化学性能,磷酸活化,活化法,孔结构,拉曼光谱,浸渍,LAC,电化学表征,表征手段,炭材料,孔隙结构,坍塌,灰分,活性炭性能,高活性,石墨化程度,结构性能,比表面积,孔率,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电流密度,比电容,电容值,初始值
AB值:
0.24686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