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长期施用袋控缓释肥对南方红壤中磷素形态及有效性的影响
文献摘要:
磷供应不足是南方红壤区农、林业生产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探究施用袋控缓释肥是否对提高磷素有效性及有效磷组分含量有显著正向效应,以广西国有高峰林场桉树人工林红壤为研究对象,设计袋控缓释肥常规施肥(G1)、袋控缓释肥减量施肥(G2)、传统复混肥(G3)、施用基肥(G4)、不施肥(G5)等不同肥料种类与施肥量对比试验,采用土壤磷分级方法测定土壤中磷素各组分含量,以冗余分析方法研究各组分对林木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相比传统施肥,袋控缓释肥处理显著提升了土壤中AP、Pi、Fe-P等组分含量;(2)G2、G1的磷活化系数显著高于其余3个处理,PAC排序顺序为G2>G1>G4>G5>G3;(3)冗余分析结果表明,PAC、Fe-P提升对植物生长量均有显著正效应.在南方红壤区桉树人工林经营过程中施用袋控缓释肥可以促进土壤中磷素的累积并提高磷活化率.袋控缓释肥具有较高磷素利用效率的机制可能是通过磷元素的持续输入以及阻隔磷元素与酸性土壤的接触进而减少磷素在土壤中的固定,达到保证林木生长过程中的磷素供给.
文献关键词:
红壤土;袋控缓释肥;磷组分;传统施肥;冗余分析
作者姓名:
赵隽宇;潘波;覃祚玉;唐健;王会利;黄小芮;曹继钊
作者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南宁530002;广西林用新型肥料研发中心,南宁53000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赵隽宇;潘波;覃祚玉;唐健;王会利;黄小芮;曹继钊-.长期施用袋控缓释肥对南方红壤中磷素形态及有效性的影响)[J].农学学报,2022(11):14-19
A类:
袋控缓释肥
B类:
施用,磷素形态,磷供应,南方红壤区,林业生产,高磷,磷素有效性,有效磷,磷组分,组分含量,正向效应,广西国有高峰林场,桉树人工林,常规施肥,G1,减量施肥,G2,复混肥,G3,基肥,G4,不施肥,G5,不同肥料,肥料种类,施肥量,土壤磷,磷分级,分级方法,冗余分析,林木生长,生长量,传统施肥,AP,Pi,磷活化,PAC,对植,植物生长,正效应,活化率,磷素利用效率,磷元素,阻隔,酸性土壤,生长过程,红壤土
AB值:
0.3274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