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区域农田土壤有效磷的异质特性及其成因
文献摘要:
施用磷肥是调节土壤有效磷和农作物获得高产的重要手段,因此区域土壤有效磷状况可在较长时间尺度上反映该地区磷肥施用的合理性.本研究以浙江省为例,通过对2015—2020年土壤有效磷测定结果的统计分析,研讨了农田土壤有效磷的变化与空间分异特点,剖析了磷肥施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从土壤有效磷平均水平来看,浙江省农田土壤有效磷显著地提高,总体提高幅度约85.0%;但省内不同地区农田土壤有效磷分布极不平衡,无论是大的空间尺度还是小的空间尺度中,农田土壤有效磷均呈现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土壤有效磷数据呈偏态分布,体现在有效磷含量为10~30 mg/kg的土壤占比过低、有效磷缺乏(<10 mg/kg)的占比过高,并存在一定比例的农田有效磷过度积累问题(>50 mg/kg).究其原因是许多地区在磷肥施用上重经济作物、轻粮食作物,复合肥料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这种趋势.地貌、土壤质地和土壤类型对土壤有效磷水平也有一定的影响.分析认为,在磷肥施用上需强化测土配方工作,并基于土壤有效磷水平实行分类施磷.结果也表明,几何平均比算术平均更能体现区域有效磷的真实情况.
文献关键词:
土壤有效磷;农田;区域;几何平均;空间差异;分类施肥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剑;章明奎
作者机构:
温州市植物保护与土壤肥料管理站,浙江温州325600;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杭州31005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剑;章明奎-.区域农田土壤有效磷的异质特性及其成因)[J].农学学报,2022(08):43-47
A类:
分类施肥
B类:
农田土壤,土壤有效磷,施用,磷肥,较长时间,长时间尺度,测定结果,空间分异,平均水平,磷分布,极不,空间尺度,空间异质性,偏态分布,有效磷含量,比过,定比,究其原因,重经济,经济作物,粮食作物,复合肥料,土壤质地,土壤类型,磷水平,测土配方,平实,施磷,几何平均,算术平均,真实情况,空间差异
AB值:
0.24757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