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茴香醛对变异链球菌的抗菌活性和抗生物被膜活性
文献摘要:
为研究茴香醛对变异链球菌的抗菌作用并阐明其抗菌机制,通过时间杀菌曲线、细胞膜完整性、细菌疏水性、生物被膜定量和RT-qPCR实验,测定茴香醛对变异链球菌的抗菌活性和抗生物被膜活性.结果表明,(1)茴香醛对变异链球菌的最小抑制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4 g·L?1和8 g·L?1;(2)随着茴香醛浓度的增加,变异链球菌的核酸和蛋白质泄漏量逐渐增加;(3)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显示茴香醛在1×MIC的浓度下即可增加细菌细胞膜通透性破坏变异链球菌细胞膜的完整性;(4)茴香醛通过改变细菌细胞膜通透性发挥抑菌作用,通过改变变异链球菌的疏水性并下调基因表达发挥抗变异链球菌生物被膜活性.以上结果表明,茴香醛作为天然抗菌剂,具有进一步开发为抗龋齿药物的潜力.
文献关键词:
抑菌活性;生物被膜;细胞膜;茴香醛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云莉;倪雅丽
作者机构:
海南省第二人民医院药学部,海南五指山市 57229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云莉;倪雅丽-.茴香醛对变异链球菌的抗菌活性和抗生物被膜活性)[J].热带生物学报,2022(06):614-621
A类:
B类:
茴香醛,变异链球菌,抗菌活性,抗生物被膜,抗菌作用,抗菌机制,通过时间,细胞膜完整性,疏水性,qPCR,最小抑制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泄漏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加细,细胞膜通透性,变细,抑菌作用,变变,天然抗菌剂,发为,抗龋齿,抑菌活性
AB值:
0.212326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