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金属离子螯合物作用下固化工艺对环氧/氰酸酯树脂的影响研究
文献摘要: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技术研究催化剂TE用量对环氧/氰酸酯树脂反应活性和固化度的影响,借助动态力学热分析仪研究TE用量及固化温度对树脂玻璃化温度的影响,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环氧/氰酸酯树脂的固化过程进行了表征,最后研究了固化温度对树脂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树脂固化度的最主要关键因素;催化剂能够显著降低环氧/氰酸酯的反应温度,但对玻璃化温度有负作用,催化剂TE用量适宜比例为0.14phr.树脂在120~150℃下以氰酸酯自聚反应为主;温度升至180℃后,除了低聚体进一步发生交联反应外,还存在环氧基团与氨基甲酸酯(氰酸酯基团与水的反应产物)的反应.随着固化温度的增加,玻璃化温度逐渐升高,150℃力学性能大幅度增加.
文献关键词:
氰酸酯;环氧;固化工艺;金属离子螯合物
作者姓名:
朱金华;王莹;刘晓辉;王刚;张大勇;荣立平;樊慧娟;赵颖;李欣;米长虹
作者机构:
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朱金华;王莹;刘晓辉;王刚;张大勇;荣立平;樊慧娟;赵颖;李欣;米长虹-.金属离子螯合物作用下固化工艺对环氧/氰酸酯树脂的影响研究)[J].化学与粘合,2022(02):105-108,136
A类:
14phr
B类:
金属离子螯合物,固化工艺,氰酸酯树脂,差示扫描量热,热分析技术,TE,反应活性,固化度,动态力学热分析,固化温度,玻璃化温度,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固化过程,反应温度,负作用,适宜比例,自聚,交联反应,环氧基团,氨基甲酸酯,酯基
AB值:
0.256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