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行政替代自治: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建设的实践困境
文献摘要:
农民主体缺位问题是贯穿中国乡村建设历程的实践困境.对于这一长期以来存在于我国乡村建设实践中的农民主体缺位问题,基于反思性意识的解释一直居于主导地位,而乡村振兴激发的批判性认识,使这一困境真正从主观归因转向客观归因,行政因素成为焦点.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典型代表,中西部基层政府主导的乡村建设实践发现,通过农民去参与性、农民被客体化以及农民被边缘化,导致农民主体缺位.该问题形成于"行政替代自治",包括行政包办取代社会动员、行政本位虚化农民参与,并由此造成了社会责任缺失、治理成本增加以及治理能力弱化等后果.基于此,乡村振兴阶段,需重新审视"谁的乡村建设"这一问题,"找回农民",重建乡村建设的主体性.
文献关键词:
乡村振兴;乡村治理;乡村建设;行政替代自治;农民主体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卢丛丛
作者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 中国农村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7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卢丛丛-.行政替代自治: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建设的实践困境)[J].地方治理研究,2022(02):41-52
A类:
行政替代自治
B类:
实践困境,农民主体,主体缺位,中国乡村,建设历程,反思性,性意识,居于,美丽乡村建设,基层政府,参与性,客体化,边缘化,包办,社会动员,虚化,农民参与,社会责任缺失,治理成本,成本增加,找回,乡村治理
AB值:
0.27143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